郭志雄
郭志雄(1906—1941),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原惠安县)百崎回族乡人,生前系国民党第二十五集团军第一装备团副团长。1984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郭志雄为革命烈士,并补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
林权民
1928年由陈平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前林、东埭村一带开展革命活动。1930年10月16日,林权民在东房村不幸被捕。17日黎明,反革命分子在前林村刑审林权民,并用铁丝剪刀穿铰耳朵、皮肉,用盐卤浇伤口、用烧红铁条烙皮肉,至傍晚,年仅19岁折林权民被敌人枪杀。
柯子鸿
柯子鸿(1893-1937),又名柯成,福建省晋江市人。192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厦门党组织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大革命时期,历任中共厦门大学支部书记,中共厦门特别支部委员,中共厦门市委委员,厦门总工会宣传部长兼纠察队队长,协助罗扬才、杨世宁领导工人运动。
李昭秀
李昭秀(1913-1944),又名李秀、李微光、李守诚,化名陈秀,福建省晋江县池店镇池店村人。1928年在南熏小学读书时,受革命思想熏陶。1930年加入中国共青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任共青团惠安县委书记,1932年7月任中共惠安县委委员,1934年4月任中共惠安特支宣传部部长,在惠北地区建立党团组织和农民协会,组建红军游击队和农民赤卫队,建立革命据点,配合安南永(安溪、永春、南安)苏区的反“围剿”斗争。
黄仁和
黄仁和(1913-1945),又名黄函,福建省晋江县内坑乡白垵村人。193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白垵支部组织委员,以收购碎银为掩护,联系贫苦农民,宣传革命道理。
吴敦仁
1921年秋,考入集美师范学校,期间接受革命思想。1926年12月中旬,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7月,任中共惠安县委委员兼涂岭区委书记。1930年9月,率部参加惠安暴动。1930年12月26日,吴敦仁在家中被当地恶霸陈速生收买的匪徒暗杀,壮烈牺牲。
陈平山
1926年1月进入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底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1年1月7日在执行任务途中突遭敌军伏击,陈平山身负数弹,壮烈牺牲,时年27岁。
蓝飞鹤
1929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6月调任中共泉州特委组织部长,负责领导泉州工人运动兼管惠安地下工作。在狱中,他威武不屈,写下“横胸铁血扫难开,浩劫推磨志不灰。满地铜驼荆棘变,游魂应逐战旗来”的七言诗。同年9月24日傍晚,蓝飞鹤在县城马山顶被敌杀害,年仅29岁。
李子芳
李子芳早年侨居菲律宾,1927年回国求学。1930年参加革命,1932年4月在漳州石码参加红军,193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李子芳不幸被俘。1942年5月,李子芳在狱中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牺牲时年仅32岁。
林俊德
林俊德(1938.03.13-2012.05.31)爆炸力学工程技术专家。福建省永春县人。196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制造专业。长期从事空中爆炸冲击波、地下爆炸岩体应力波、爆炸地震波、爆炸安全工程技术、强动载实验设备与实验测量技术等研究工作。
春风里用清明粿缅怀亲人
作为清明时节的传统“食”俗,清明粿在各地有不同的雅号,有人叫它“青团”,有人叫它“艾草粿”,也有一些人直接称之为“乌粿”等,无论称呼如何,阮厝人都喜爱它在这个饱含思念的时节,翡翠色的“团子”在一双双巧手中成型,其乐融融。吃一口碧绿软糯的清明粿,把春天的甘甜吃进嘴里 ,把世间的柔软揉进心底,每一口都是春天的味道。让你一口惊艳,惦记一整年!
插柳
插柳留春逐渐演变成植树留春,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等到若干年后郁郁葱葱的满眼绿意向自己也向每个人弥漫而来的时候,那就是留住了春天,留住了青春,也留住了生命。
蹴鞠
蹴鞠,即踢球,当时踢的球叫“鞠”,用的是一种皮球,球内用毛塞紧。据说这是当代世界如火如荼的足球运动的滥觞。
户户生烟思乡菜
春暖花开,嫩饼正当时!嫩饼菜作为闽南特色的传统美食,制作精细,四季皆宜,成为闽南一带的传统美食、风味小吃。
扫墓
扫墓俗称上坟,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们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带上水果食品、纸钱等物品来到墓地,将供品摆放在墓地前面,将纸钱焚化,为坟墓添一些新土,然后再在墓前磕头祭拜,就可以收拾供品打道回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