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泉州市以村规民约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的手段,探索出依托“红白理事会”规范婚丧礼俗、借助“道德评议会”强化群众自律、创新“公益积分制”激发参与热情等一系列接地气、可操作的基层治理路径,持续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新风,共绘文明乡村的美丽画卷!
即日起,泉州市委文明办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以各地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为载体,在泉州文明网推出《“规”出文明景 “约”出新风尚》专栏,以飨读者。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鲤城区常泰街道仙塘社区
见证村规民约的力量
感受文明的温度!
鲤城区仙塘社区:文明治丧树新风 移风易俗润民心
“多年前办场丧事要请7支阵头,现在两支社区志愿队就把事办得妥妥当当?!彼灯鹕缜谋浠?,常泰街道仙塘社区老党员吴阿伯感慨万千。近年来,仙塘社区通过创新“精神文明+三治融合”模式,探索出群众主动参与、党员示范带动的移风易俗新路径,实现治丧成本下降65%、连续五年“零违规”的蜕变。
制度创新强保障,构建长效机制
“治丧路线能不能改?”“阵头队伍能不能减?”在社区居委会,居民代表正为修订居规民约展开激烈讨论。这是仙塘社区殡葬改革启动时的真实场景。
“改革要成功,必须让群众唱主角。”仙塘社区党委书记吴家富回忆,当时组建由老年人协会成员、居民代表组成的“议事团”召开居民夜谈会,收集意见建议四十余条。在反复协商中,逐步形成“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评估”管理体系,将治丧时间、规模、路线等关键事项写入居规民约。最棘手的“断头路”难题也在群众智慧中迎刃而解,在群众支持下,6条历史遗留断头路全部贯通,治丧路线显著缩短,既保障出行安全,又减少噪音扰民。
多维宣传浓氛围,培育文明新风尚
仙塘社区将殡葬移风易俗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由社区书记带队,深入网格,挨家挨户开展耐心细致的政策宣传。为营造浓厚宣传氛围,社区精心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矩阵,线上通过利用居民微信群等平台,推送移风易俗倡议书、政策解读及文明殡葬知识;线下则多措并举,不仅在社区“党建+”邻里中心等点位设置醒目的LED宣传屏滚动播放标语与公益广告,还广泛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截至目前,社区已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累计覆盖社区居民达2000余人次。这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宣传举措使得仙塘社区文明、节俭、生态的殡葬理念渐入人心,为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时代新风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成效显著树标杆,绘就幸福新图景
通过持续攻坚,仙塘社区殡葬改革实现了“五个转变”。治丧方式从“抬棺游街”变为“规范治丧”,治丧队伍从7支阵头精简为2支居民自治队伍,治丧时间从5天压缩至3天,治丧支出下降约65%,治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当天清理。
如今的仙塘社区,文明新风浸润每个角落:LED屏滚动播放移风易俗微视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举办“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耙品缫姿酌挥行葜狗拿鞔唇ㄓ涝对诼飞??!毕商辽缜澄榧俏饧腋凰档溃商辽缜中罨拿髦紊スぷ?,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居民自治”的殡葬治理新格局,让文明新风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仙塘社区居民公约
1、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2、遵守公共道德,爱护公共财物,不侵吞国家、集体和他人财物,不在道路上设置障碍,自觉维护社区道路、水、电、通讯等公共设施,保护花草树木,不乱砍滥伐树木。
3、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和睦相处,不打架斗殴,不诽谤他人,不造谣惑众,不拨弄是非,不仗势欺人,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
4、移风易俗,树立新风,破除陈规陋习,不搞封建迷信活动。勤俭持家,婚丧嫁娶,提倡节约俭朴,反对挥霍浪费,反对大操大办。
5、尊老爱幼,赡养扶助老人,不虐待老人;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不虐待、不遗弃子女。
6、搞好防火、防盗工作。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小心用电与使用火炉,做到户户安全。
7、流动人口到本社区从事经营活动、务工、居住,应主动进行申报,并配合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管理。出租房屋的房主应主动申报流动人口的情况,以便于居民委员会的管理。
8、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提倡全民健身运动。
9、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敢于同各种不良现象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严禁赌博、种毒、制毒、贩毒、吸毒等一切违法的和不健康的活动。
具体细则
一、喜事
1、满月粿、红米饭或代用品不再大范围派发(亲堂、朋友除外)。
2、订婚不在全社区普发喜糖、礼饼、花包等“果盒”,提倡文明节俭办婚事。(亲戚、朋友除外)。
3、提倡满月、周岁、十六周岁、升学、乔迁等庆典活动节俭简办,只请亲朋好友,不再宴请社区各户。
4、为了安全及道路的畅通,放拱门以5个为限,花篮以3对为限,布设时需注意不影响交通安全。
二、神事
1、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利用神事向群众摊派钱物。
2、“普渡”不宴客。
3、“佛生日”不再大操大办,确需宴请的,只请亲戚参加。
三、垃圾分类
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普及分类知识,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将居民分类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保持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生活垃圾实行垃圾分类定点投放,由保洁人员统一收集处理;保持社区道路整洁通畅,垃圾设施整洁;楼道不乱堆放;车辆按规定位置有序停放;遵守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不擅自搭建。
自觉遵守市民“十不”行为规范,搞好公共卫生,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入箱,自觉维护社会和公众利益,为净化、美化、绿化社区作贡献。
四、文明治丧
对丧属执行文明治丧规定、以维护群众基本殡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推行科学、文明、简约的丧葬方式,鼓励、引导、推动群众直接前往宏福园定点治丧、集中守灵,丧葬陋俗,实现街道、小巷、社区(包括有物业管理的小区)等公共场所无停放遗体、搭建灵堂灵棚现象,无吹奏鼓乐、噪音扰民现象,无沿街游丧、抛洒纸钱现象,无焚烧祭品现象,提高居民惠民殡葬和文明治丧水平。